在唐朝的长河里,曾经出现过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民间称作“老神仙”。他们分别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自平民出身,一跃成为宫廷与权势场中的重要人物,连帝王也会为他们的神通所侧目。后世更因他们合著的著作《推背图》传出神秘预言,令世人对这对师徒的崇拜愈发高涨。既然他们被誉为“老神仙”,人们也常会追问:他们最终究竟是如何谢幕的?难道真的如传说那样羽化成仙佰亿配资,超然于尘世吗?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的一位玄学家,最拿手的本事便是相面。他在历史记载中,多次为唐朝的显贵如岑文本、房玄龄等人面相把脉,给出神秘莫测的预言。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婴儿时期便看出以后的武则天,有望成为天下之主。凭借这等超群的相术,袁天罡很快名声大振,被唐太宗召见,成为李世民的谋士与智囊。从此,他不再以摆摊算命为生,而是专为高官们把脉问卜,时常参与国政与宫廷之争,成为“老神仙”般的传说人物,一旦话语触及政治核心佰亿配资,往往能一语中的,令在场者惊叹不已。
展开剩余60%后来当唐高宗李治登基,袁天罡虽仍得到新皇帝的器重,却敏锐地察觉继续留在皇宫中会引来祸事。于是他请辞告老,回到外放之地,皇帝于是任命他到蜀地担任县令之职,远离宫廷的动乱。没过多久佰亿配资,他便在任上去世。网络上常传言称他的坟墓因为他高深的算术和天人相合的名声而千百年来无人敢盗;但实际情况是,袁天罡被安葬在邛崃的白鹤山,尽管坟墓确已遭盗毁,遗迹仍留有痕迹,仍能让后人感知那段传说。
李淳风,出自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是一位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少年时便显现出超常的才智,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以及道家的思想。后来他成为李世民身边的参军,参与修订历法、改造浑天仪,并撰写了大量关于天文与历法的著作。他与袁天罡共同完成的《推背图》成为后世最具争议也最著名的预言之作,使他在历史中的地位更显高大。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风因病去世,享年68岁。唐高宗李治后来追赠他为“太史令”,以示对其学识与功业的尊崇。李淳风死后,被安葬在岐山县城东北约六里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他的坟墓虽也曾受过盗扰,但遗迹与传说仍在当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总的来看,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智者,最终都以无疾而终的方式谢幕,确实可以算是相对美满的结局。然而身为“老神仙”的他们,留下的却是难以磨灭的传说与多有争议的预言,连自己的墓葬都不能完全安宁,给后人带来无尽的遐想与遗憾。如此对照,似乎也让人不禁感叹:即便掌握无穷的预测之力,尘世的命运却仍难以完全掌控。
发布于:天津市万银鼎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