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联储独立性风险、供应链集中等因素影响,高盛指出,大宗商品,特别是黄金粤友优配,正成为对冲传统资产风险的关键工具。
9月5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最新的大宗商品策略研究报告中称,虽然基准情景下商品指数未来12个月回报预期温和,但投资者应考虑将商品纳入投资组合以实现分散化配置,黄金被称为“最坚定的多头推荐(highest-conviction long)”。
研报认为,美国机构信誉风险上升以及商品供应集中度加剧创造了"尾部风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飙升的同时股债下跌。黄金则被高盛列为大宗商品领域"最坚定推荐"的投资标的,该行维持黄金2025年底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4000美元/盎司的目标价,并指出在极端情况下金价可能升至4500美元/盎司以上。
高盛还在报告中强调,三大结构性趋势(De-risking energy、Defense spending、Dollar diversification)正在系统性收紧大宗商品市场供需,特别提到了供应对价格反应迟缓的黄金和铜等品种。
大宗商品分散化价值凸显研报称,自春季以来,市场已从关税不确定性转向关税现实,这有助于稳定经济活动指标,降低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
尽管如此,高盛认为,当前美国就业增长放缓,经济下行风险仍高于历史均值。在此背景下,商品作为投资组合分散化工具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高盛预计商品在对冲通胀和极端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盛的基准情景显示,商品指数在未来12个月内仅有温和正回报。
该行维持对黄金(央行强劲购买)、铜(电力、基础设施和国防需求)以及美国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出口)的看涨观点粤友优配,但预计石油市场当前的供应过剩将加剧。
高盛预期强劲的非欧佩克(除美国)石油供应增长将在2026年推动全球市场出现180万桶/日的过剩,最终在2026年底前将布伦特原油价格推至50美元/桶的低位。
美联储独立性风险推升黄金前景高盛特别强调了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的情景风险。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损害,可能导致通胀上升、长期债券价格下跌、股价下跌以及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削弱。相比之下,黄金作为价值储存手段不依赖于制度信任。
研报指出,如果私人投资者像央行一样更多地分散投资黄金,金价甚至可能超过4500美元/盎司的尾部风险情景,这已经远高于4000美元的2026年中期基准预测。
高盛估算,如果私人持有的美国国债市场的1%资金流入黄金,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金价将升至近5000美元/盎司。因此,黄金仍是该行在商品领域最坚定的多头推荐。
商品供应集中度风险加剧商品供应集中度的增加构成另一重大风险。
高盛称,关键大宗商品供应集中度升高,主要产地多处于地缘或贸易争端热点区域(如中东、俄罗斯、中美)。在此格局下,出口限制等“资源武器化”工具被频繁使用,导致供应中断频发、价格波动加剧和输入型通胀上行。
报告指出,世界大国间对关键资源的争夺加剧了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风险。高盛以2022年俄欧天然气危机、红海、巴拿马运力受阻为例粤友优配,说明供应链脆弱性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此外,高盛表示,OPEC+的闲置产能正在下降,一旦原油供应中断,油价将更易剧烈上行。
结构性“3D趋势”支撑中长期商品牛市高盛强调,三大结构性趋势(De-risking energy、Defense spending、Dollar diversification)正在系统性收紧大宗商品市场供需。
1、能源去风险化:
全球能源安全政策推动电网投资潮,极大提升铜需求。高盛预测,至2030年前,电网相关投资将贡献全球60%的铜需求增长,铜价有望在2027年达到10,750美元/吨。
2、国防支出增加:
欧洲军事开支占GDP比例预计由2024年的1.9%上升至2027年的2.7%。相关金属设备支出将推动铜、镍、钢等工业金属需求明显增长,为金属价格构成实质支撑。
3、央行“去美元化”:
自2022年西方冻结俄罗斯美元资产以来,全球央行购金出现五倍激增,成为2022年以来黄金价格上涨94%的核心驱动。亚洲新兴国家仍将持续几年大举购金,构成黄金的长期制度性买盘。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万银鼎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