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兴启网,《人民日报》刊发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署名文章《年少时生长出的自信》。
以下为全文:
我出生在河北吴桥县的一个小村庄,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很小,教室被红砖和着泥巴砌成的墙隔成两间,前黑板给一个年级讲课,后黑板给另一个年级。那时候,村小能开一门音乐课,已经算是很特别的事情了。我们学校只有一位音乐老师,每周上一节课。他总是抱着一把二胡走进教室,拉几下,清亮悠长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响起,音乐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没有麦克风,也没有钢琴之类的乐器,只有发下来的音乐课本,或许还有几个柳枝做的口哨。可就是这样简陋的课堂,却让我至今印象深刻。音乐老师常常夸我唱得好听,有时还会让我第一个站起来唱。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那份来自老师的肯定,比得到任何奖状都要开心。
因为他的鼓励,我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在同学们面前开口唱歌。渐渐地,我不再害怕被大家注视。唱歌的时候,我会把背挺直,声音也放开一些。后来,直到中学阶段,我都敢于在课堂上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如今回想,我的自信,有一部分就是在那几间简陋的乡村教室里慢慢生长出来的。
上大学时,有一次姥姥突然问我:"怎么高中以后就没听你再唱歌了?"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长大了,也知道了自己其实五音不全。尽管清亮的歌喉最终还是在我的生命里随风而逝,但年少时被馈赠的种子在少年的心里却早已郁郁葱葱。
教师节到了,我想对我的音乐老师、对所有坚守在乡村讲台上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普通的教室里,用自己的朴素和真诚,带走孩子的胆怯,为他们留下勇气和信心。
此前报道>>>
"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兴启网,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8 月 16 日晚,《感动中国》2024 年度人物名单揭晓,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在读博士生庞众望,获评 2024 年度人物。
此前有传言称其通过科研获得 300 万奖学金,并以母亲之名设立教育基金全额捐出。8 月 17 日,经抖音"辟谣卡"向庞众望本人确认,网传信息不实。庞众望表示,当前并未因科研获得巨额奖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妈妈对自己的期望。
今年 26 岁的庞众望,出生于沧州市吴桥县的特殊家庭,父亲因病无法与人交流,母亲下肢残障行动不便,而他自己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命运似乎给了他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庞众望,从未自怨自艾,而是奋发图强。
2017 年,庞众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
初入清华园,庞众望曾很在意别人的目光,"不是说在意别人看不起我,而是我害怕会有负众望"。
后来,他在学习与科研中找到方向,临近本科毕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大学前的经历,让我有了走下去的力量,在清华的时间,让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如今,他牢记母亲"为国家做贡献"的期许,立志科研报国。庞众望说:"我现在就是想努力把科研做好,向所有人展现中华儿女骨子里的那种韧性还有奋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要坚定地走下去。"
资料显示,庞众望,河北沧州市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人,2017 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 684 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 60 分的降分录取资格。2021 年,庞众望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奖学金,还被评选为 2022 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博士研究生期间,庞众望除了发表 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他从事的光网络信息感知相关研究,面向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此前,庞众望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人生的前 18 年里,他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命悬一线,曾为母亲住院挨家挨户借钱,也曾为还债捡废品赚钱。
对于母亲庞志芹,庞众望说:"从小到大,感觉我妈妈教我的很多,她就说过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从小我妈妈把我教育得是个挺乐观的人,我妈妈经常说人要往前看,因为我妈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要去难受?"
"以前我并不能够特别感同身受地理解我妈妈到底在经受怎样的一个病痛的折磨,因为她一直不告诉我,也不让我去看她有疾病的那些位置,但是当时她躺在病床上,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些深可见骨的那些伤口,我其实是特别特别心疼。"庞众望回忆。
2020 年,庞志芹因病住院,在家人的陪伴下,她走完了自己 48 年的人生。
据央视新闻披露,庞志芹住院那段时间,庞众望正在面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庞志芹临终前兴启网,听到了儿子面试通过的好消息。
万银鼎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